微信扫一扫
一、重点地区来返崇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7月31日)
二、全国中高风险地区
(截止7月31日10时)
三、居家隔离与居家健康监测解读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赋红码)
指在社区和医务人员指导下最好单独居住。如与家人同住,应单人单间,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
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与其他家庭成员近距离接触时,必须规范佩戴口罩。
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社区管理人员。
配合工作人员上门核酸采样。
居家隔离人员和共同居住者在居家隔离期间不得外出,因就医等外出需专人专车、做好个人防护。
保持居室勤开窗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及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消毒。
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每天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居住楼层走道、楼梯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至少清理一次垃圾,必要时及时清理。
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
居家健康监测(赋黄码)
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
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根据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保持居室勤开窗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和消毒。
尽量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提倡分餐制。
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不到人群密集、重要的公共场所,不得前往网吧、电影院、健身房、KTV 等公共场所。
来源 | 市疾控中心流病科
编 辑| 吴时超
校对 | 龚雄华
审核 | 包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