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天等县积极探索养殖发展模式,采用“养殖户+合作社”的方式,引导各乡镇群众饲养改良品种牛,在家庭多年养殖母牛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助力乡村振兴。
现场声:清理出来的粪便我们没有及时还田,我们做好牛粪的处理,要拿到有棚粪房里面堆放,不能够暴露在没有盖棚的地方,这样的话如果没有盖棚到时候粪便污水会停留,会造成环保的问题,这样就很不好。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等县宁干乡黎明村玉龙屯的富翔种养合作社看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养殖场户的粪污设施建设运行、养殖档案填写、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产地检疫、养殖业保险和养殖技术等相关工作进行详细检查指导,帮助养殖场户解决疑难问题。
天等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干部 黄小灵:当前的工作就是对各大养殖场进行粪污这块(工作)的督察,指导他们规模场如何做好粪污的雨屋分离还有粪污的还田,还有养殖场不能让污水、粪污外排导致环境的污染。
据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凌庆信介绍,富翔种养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多年来在政府扶持下,建设有牛舍、饲料池、饲料加工房,采用现代种业、饲草饲料、生态养殖技术及产业经济全方位一体化发展。该合作社成立以来,主要以肉牛养殖为主,采取分散养殖,分散养殖社员自己投入、自己经营,享受合作社提供的统一采购、统一销售、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养殖规模。
富翔种养合作社负责人 凌庆信:技术方便刚开始什么都不懂,都是叫兽医来治病,后来我们慢慢摸索出来也有一定的经验,并且政府畜牧站每年都有技术培训,一路走过来积累经验,已经顺利度过难关。
据了解,该合作社探索走自繁自养的路子,对现有肉牛进行改良,通过改良后的肉牛个体大、长得快,优势明显,目前存栏量不断增加,年收入约50万元。
富翔种养合作社负责人 凌庆信:从土牛改良到品种牛,因为品种牛生长快,而且出肉率高、个子大,效益比土牛好,所以改良后肯定好过土牛。土牛最多也是700-800(斤),西门塔尔和利木赞如果品种好的话可以达到1800-2000(斤)。
零青利是该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成立之前她是一个普通的养殖户。合作社成立以后,她更是看好养牛前景,积极加入到合作社中,充分享受了政府给予的养殖福利,并为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投资。
富翔种养合作社社员 零青利:从2014年就开始养牛,我们是成立一个合作社一起养的,早上就去砍草拿来打完了才喂。忙一个上午后下午为一点精料就可以了,现在养起来也越来越顺利了。
近年来,天等县大力推广成立“养牛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模式,立足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群众养牛传统基础,坚持把育肥牛产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现已初步形成政府引导、龙头带动、规模发展、农户参与、科技示范、市场联动的牛产业发展格局,群众日子越来越甜蜜,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记者:农丽 沈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