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走进扶绥,幸福相随。扶绥县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半小时经济圈,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陆路通道的重要节点,具有近首府、近机场、近边境、沿左江、沿铁路、沿高速公路的“三近三沿”优势,素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恐龙之乡、中国白头叶猴之乡、中国甘蔗之乡、中国乐养之乡“五乡之城”的美誉,总人口约45.69万。近年来,扶绥县坚持以工业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带动就业、城镇带动乡村”的发展新路子。
一个工业园区就是一座城。扶绥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定力,主动对接、融入区域重大战略,成功打造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木业家居产业集聚区三个自治区A类园区,并整合组建崇左临空经济协同区,成功打造以广西南国铜业公司为龙头的千亿元级铜及循环经济产业,以广西德科新型材料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定制家居、木地板、家具制造等高端木材产业;依托海螺水泥等企业,大力发展精品碳酸钙、装配式绿色建筑等新型建材产业,成功打造上下游齐全的石材产业集群。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251家,形成以制糖、铜产业为主导,铜矿、甘蔗、木材、石材等4条全产业链闭环、多产业齐头并进的工业发展新格局,有效吸纳产业工人和外来人口,扩大县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城镇化率提高到49.7%。
昌平乡四和村5000亩连片坚果基地
(扶绥融媒 唐静 韦燕辉 摄)
晶桂禽业工人在分拣打包鸡蛋
(扶绥融媒 韦雪花 韦燕辉 梁志鹏 摄)
扶绥县持续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开辟出甘蔗、木材、坚果、蛋鸡四大“以工促农”特色发展路径,形成“工业赋能农业,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的良好格局,推动农业产业全面提质增效。依托蔗糖深加工、休闲食品产业,以县内日榨甘蔗能力位列全国前两位的两家制糖企业为核心,以达利园、大咖等食品企业为龙头,带动甘蔗成为联农带农“第一产业”,实现了“把一根甘蔗吃干榨尽”的目标;以引进鳗鱼工厂化集约养殖项目为抓手,引领全县水产养殖业沿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方向高质量发展,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以石埠乳业为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种植或收购附近村民的甘蔗尾叶、饲草喂养奶牛,养殖场的沼液经无害化处理成有机肥回田,形成甘蔗增产、农民增收、企业便利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并融入多样文旅、研学项目,打造成生态观光牧场;依托澳洲坚果深加工产业,以夏果、华林等5家坚果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坚果成为联农带农“第二产业”,把更多的农民组织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去,把农业产业工人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扶绥融媒 钟金良 陆汉学 摄)
扶绥县第三中学
(扶绥融媒 钟金良 陆汉学 摄)
扶绥县通过大力发展大学城,助推教育产业发展,同时带动其他配套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消费能力,实现教育与城市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大大带动了周边城镇化建设。桂林理工大学南宁空港校区、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已建成并招生,在校大学生达8万人。
扶绥牢固树立“最好的地块建学校、最优的待遇给老师、最美的风景在校园”理念,不断强化“四个支撑”:以优质幼儿教育支撑优质小学教育、以优质小学教育支撑优质初中教育、以优质初中教育支撑优质高中教育、以优质教育支撑优质发展,谋划推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扶中教育集团和扶绥三中教育集团南北联盟、双翼齐飞,扶绥中学初中部实现招生,扶绥二中、吉阳小学、同正学校等改扩建项目顺利推进。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超20亿元推进教育项目20个,基础教育的扩容提质,有效增强城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整改后的西塘风景秀丽
(扶绥融媒 蓝慧璘 韦燕辉 摄)
同正大道
(扶绥融媒 梁盛 摄)
一座新兴的现代化魅力新城完成华丽转身,屹立在左江河畔。下一步,扶绥县将继续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融入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南疆国门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崇左篇章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